康熙的帝王家教

作者:Evan Mantyk;編譯:Pingping Yu

康熙大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聖君,在他治下中華大地國治民安,一派繁榮氣象。康熙帝不僅是聖明君主,還是慈愛的嚴父,他對皇子皇孫的教育堪稱後世典範。

康熙大帝共有56名子女,包括25名皇子,其中24名長到成年而列入排序。雖然公務繁忙,兒女衆多,康熙帝對子女的教育卻一絲不苟,從嚴重德,而且時常親自教誨。

皇子們從小就過著行軍般的艱苦生活,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學習上。讓我們來看看他們一天的日程,是不是讓今天的成年人都自愧不如呢?

大多數皇子在四、五歲時就開始正式上學。每天寅時(早3點-5點)就得起床到書房預習功課,多是復習前一天所學内容。如有遲到,家法處置。

滿文和漢文老師則在卯時(早5點-7點)抵達,嚮皇太子行君臣之禮后,即開始授課,包括儒家經典、習字、滿文等。 辰時(早7點-9點),康熙帝結束早朝,給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請安后,就會來到皇子的書房,查問皇子們的學習情況,並親自檢驗。簡短午飯後,皇子們進行弓馬聯係。申時(下午3點-5點),康熙帝會再次來到皇子們學習的地方,抽查學習情況,隨後親自檢查皇子們的射箭水平。一直到晚七點左右,皇子們才能結束一天的學習。

康熙帝還主張,皇子的學業不可稍有荒廢,因此一年當中除了除夕可以提早下課,新年及生日當天能夠放假休息以外,其餘時間都不能休息,只能學習。

書房意外,康熙帝還處處言傳身教。他常帶皇子外出圍獵、巡游,甚至上陣打仗,因爲康熙帝認爲親身實踐與讀書同樣重要。
康熙帝是名副其實的教育傢,不僅關注皇家子孫的教育,也注重全國百姓的教育。在他主持下編纂的「康熙字典」,集當世名家之大成,收字豐富、規模宏大,是中國辭書史上的一座豐碑,對後世學術及文化影響巨大,就連其字體也成爲印刷字體標準。

在康熙帝嚴格的教育下,其諸皇子多是文物雙全,成爲各領域中的佼佼者,對文化的興盛貢獻很大。其子雍正帝、其孫乾隆帝更成爲明君聖主,勵精圖治,共同開創了康乾盛世的輝煌歷史。

留言

所有評論經審核後發表